晶体介质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提升,也即双折射率(Δn)的提升,是光通信、激光技术领域双折射材料面临的重大挑战。尤其是在深紫外光谱区(DUV),双折射材料需同时满足宽带隙和大双折射率,但这两个特性相互制约,使得可供选择的材料更为稀少。目前商用晶体仅有α-BBO和MgF2两种,前者双折射率为0.12,但由于存在较为离域的B3O63-基团,其紫外截止边仅达189 nm,而MgF2虽然紫外透过波段可达130 nm,但其双折射率却仅为0.012。(图1a)
针对以上问题,陈玲,吴立明在光学各向异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,从材料结构基元设计出发,开展了系列源头创新工作。2019年,他们首次利用成键强度的差异,在磷酸根中引入P-F键,增大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,获得氟磷酸盐NaNH4PO3F·H2O晶体,实现单氟磷酸盐,磷酸盐体系双折射率的最大值(J. Am. Chem. Soc.,2019,DOI: 10.1021/jacs.9b03858)。该项工作成为JACS当年度最高被引top 10文章。2023年,基于对四年来该领域新报道的90余例新化合物的实验事实,他们概括并提出包含多种化学键的各向异性构筑单元(ABUCB)的结构设计思想(Chem. Soc. Rev. 2023, DOI: 10.1039/D3CS00691C),为双折射材料的结构设计指明了全新设计思路。但是,传统的ABUCB都还停留在只利用了配体原子或σ基团的成键差异,虽助力拓展多种DUV二次谐波材料的相位匹配区间,但与商用材料α-BBO相比,对材料Δn的提升还较为有限。迄今为止,利用传统ABUCB构建的DUV材料,Δn均小于0.05,远低于(BO3)基材料的0.12。(图1b)
如何开拓具有更大成键差异的ABUCBs具有极高的挑战性。针对这个问题,本工作开创性地利用线性π基团构建ABUCB,获得了氟化二氰基硼酸钠(Na[BF2(CN)2])晶体。图2显示,Na[BF2(CN)2]由Na⁺阳离子和[BF2(CN)2]⁻阴离子组成,每个晶胞包含八个独立的[BF2(CN)2]四面体,这些四面体具有特定的排列方式,使得[BF2(CN)2]四面体中所有的(CN) π基团都规则地平铺于(100)平面,因而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光学各向异性。该材料创造了当前DUV材料最高的双折射率记录,其观测值Δnobv.达到0.152,分别比目前商用材料α-BBO和MgF2高出35%和1167%。由于ABUCBs构筑基元中仅存在双原子线性π基团,相比α-BBO中B3O63-六原子π基团的π电子离域程度大大降低。使得材料的截止波长λcut-off仅为174.3 nm,比α-BBO蓝移14.7 nm。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进一步阐明,线性π基团的引入,不仅确保了深紫外波段的透明度,还显著增强了极化各向异性。该工作被审稿人称为“groundbreaking”了传统ABUCBs构建思路,为打破DUV双折射率最高记录,提供了无限可能。
本工作近期被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,以“Unprecedented Deep Ultraviolet (DUV) Birefringence in Fluorides Constructed from Linear π-Group Anisotropic Structure Building Units”为标题接收发表(Angew. Chem. Int. Ed. 2024, DOI: 10.1002/anie.202423054),永利欢乐娱人城、珠海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为该工作完成单位,通讯作者为吴立明教授和陈玲教授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永利欢乐娱人城、永利欢乐娱人城珠海自然高等研究院等资金的大力资助,特此感谢。